土家族舍巴日
土家族舍巴日是土家族特有的古老而盛大的民俗节庆活动,流布于湘西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县域。每年正月或农历三月或五月,土家族同胞集聚一堂,举行祭祖仪典,唱摆手歌、跳摆手舞、演毛古斯等,通过身体实践及口头表演来再现土家族起源、迁徙、生产、生活等历史场景,集中展示了土家族民间神话、传说、音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游艺、竞技等传统文化事象。
2015湘西龙山土家族舍巴日洛塔石林毛古斯表演
2018年湘西龙山土家族舍巴日活动,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彭继龙(左一)带领众梯玛迎八部大王 (摄影:彭梁心)
2016年洗车河舍巴节敬神 摄影:彭梁心
土家族舍巴日活动祭祖所需的法器 古丈非遗中心供图
土家族舍巴日源于土家先民对祖先和部落酋长的祭祀,五代以后因土司提倡而发展,清“改土归流”之后因官府禁锢而逐步减少,咸丰到同治年间仍有开展,民国初期开始衰微,随后一度中断。解放后,为弘扬传统文化、振奋民族精神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古丈、永顺、龙山县等地逐步恢复了土家族舍巴日活动。
土家族舍巴日作为以歌舞酬神的土家族祭祖盛典,一般持续三至五天,有的“正月堂”长达半月。其内容主要有祭典仪式和酬神歌舞两大部分。
2018年古丈县断龙山乡田家村土家族舍巴日活动 古丈非遗中心供图
土家族舍巴日按其祭祀内容和活动规模,分为大摆手、小摆手两种。大摆手祭祀土家民族远祖八部大神即八峒部落酋长。小摆手则祭祀溪州土司祖彭公爵主和传说中的民族首领向老官人、田好汉。
歌舞酬神是土家族舍巴日的主要部份,它涵盖了土家族梯玛歌、摆手歌、摆手舞、摆手锣鼓、毛古斯舞、打溜子、咚咚喹等及牛角、树皮号、野喇叭等民间歌舞、民间吹打乐,以及打草鸡、板凳龙、高脚马、玩龙、舞狮等民间游艺、民间体育等文化内容,是土家文化的综合传承载体和集中展示平台。
土家族舍巴日承载着土家族自然、历史、仪式信仰、农业习俗、审美情趣、生活习惯等传统知识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,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及创造力的见证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土家族舍巴日已成为祭祀、祈祷、歌舞、体育竞技、社会交往、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节庆活动。丰富着土家人民的精神世界,维系着土家族同胞的民族认同。
2018年土家族舍巴日现场
2018年龙山县土家族舍巴日活动土家梯玛彭继龙在水上迎神 龙山县非遗中心供图